振動頻譜分析技術


振動分析技術
在所有的非破壞性分析檢測訊號(電壓、電流、溫 度、壓力等)中,能提供最豐富的訊號的就是振動 訊號。一個完整的預知保養系統必須涵蓋所有訊號 分析檢測技術,然而,不可諱言的,振動分析檢測 技術始終是預知保養系統之根本。
何謂振動
振動是一物體相對於某一個參考點的往復式移動。 以彈簧懸吊一物體為例,當物體被拉下再釋放後, 倘若忽略所有摩擦、空氣阻力,則彈簧會以其原來 的平衡點為基準,上下來回不停的移動。
形成振動的三大要素
- 振幅(amplitude ) — 代表振動之強度
- 頻率(frequency ) — 代表單位時間內的振動次數
- 相位(phase ) — 代表兩物體間的振動發生時間關係
振動三大要素的另外涵義
任何振動訊號都是由不同的振幅、頻率及相位三大 要素所組成,從事振動分析的前提為:三大要素對 機械設備而言,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 振幅大小代表設備運轉異常狀況之嚴重性
- 頻率分佈代表設備損壞或振動來源之所在
- 相位差異代表設備運轉所產生之振動模式
振動問題分析改善步驟
振動問題分析改善的七個步驟:
- 確認是否為振動問題。
- 蒐集設備相關資料。
- 研判設備可能發生之強制振動種類(模式)。
- 決定量測點 、量測工具及預備量測訊號種 類。
- 擷取振動訊號。
- 分析振動訊號。
- 出具分析診斷及改善建議報告書。
基礎振動頻譜分析法則
從事振動分析診斷者,應本振動分析第一法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當發現無 法確認的問題時,適時請教振動分析專家,可避免 錯誤診斷,亦可提昇自己的診斷技術。
振動量測原理是將機械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再對電信號進行分析和處理,以了解振動的特性和來源。 振動量測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感測器、訊號處理和分析。
感測器:
加速度計:
使用壓電效應,將物體的振動加速度轉換為電信號。 當加速度計感測到振動時,其內部質量會產生位移並對壓電材料施加壓力,產生與加速度成比例的電壓。
速度感測器:
測量物體振動的速度。 速度感測器通常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工作的。
位移感測器:
測量物體振動的位移。 位移感測器可以利用電容式、電感式等原理來工作。
訊號處理:
濾波: 可以濾除不需要的雜訊,提高訊號品質。
放大: 將微弱的感測器輸出信號放大,方便後續處理。
轉換: 將感測器輸出的模擬訊號轉換為數字訊號。
分析:
時域分析:
觀察振動訊號的時間波形,可以了解振動的峰值、均方根值等參數。
頻域分析:
將時域訊號轉換為頻域訊號,可以了解振動的頻率成分,找出振動的共振頻率和諧波等。
FFT (快速傅立葉轉換):
將時域訊號轉換為頻譜,有助於識別振動源和診斷機械故障。
振動量測在不同場合的應用:
工業設備監控: 監測旋轉機械的振動,提前預警故障,如壓縮機、渦輪、泵浦等。
結構健康監測: 監測橋樑、建築物等結構的振動,評估結構健康狀況。
微振動量測: 用於精密儀器、半導體製造等對振動環境要求極高的場合。
總結: 振動量測是透過感測器將機械振動轉換為電信號,再經由訊號處理和分析,了解振動的特性和來源,從而實現對機械設備和結構的監控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