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軸對心

緯寶科技有限公司-雷射軸對心
緯寶科技有限公司-雷射軸對心
緯寶科技有限公司-雷射軸對心
緯寶科技有限公司-雷射軸對心

雷射軸對心(激光軸對中)是一種高精度校正旋轉設備(如電機與泵、減速器與馬達等)兩軸中心線對齊的技術,相比傳統的千分表對心,具有精度高、操作便捷、結果直觀等優點,廣泛用於工業設備安裝和維護。

一、基本原理

通過兩組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分別安裝在兩個聯軸器或軸端),發射激光束並檢測偏移量。設備運行時,若兩軸對中不良(存在平行偏移或角度偏差),激光信號會產生位移,系統通過計算轉換為具體的偏差數值(如徑向偏移量、角度偏差),並指導調整(墊高或移動設備),最終使兩軸中心線重合。

二、核心優勢

• 高精度:測量精度可達0.01mm(傳統方法約0.1mm),適合高速、精密設備(如汽輪機、離心泵)。

• 效率高:避免傳統方法反復調整、讀數的繁瑣,一般10-30分鐘可完成一組對心。

• 直觀性強:儀器直接顯示偏差值和調整建議(如需要墊高左側墊片0.2mm),無需人工計算。

• 適用範圍廣:不受軸徑大小、安裝空間限制,甚至可在振動、高溫等惡劣環境下使用(配耐環境探頭)。

三、典型操作步驟

1. 安裝設備

◦ 在主動軸(如電機軸)和從動軸(如泵軸)上安裝激光測量支架(帶磁座或螺栓固定),確保穩固無晃動。

◦ 調整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對準,確保初始信號穩定。

2. 測量偏差

◦ 手動旋轉兩軸(通常旋轉90°、180°等角度),儀器記錄不同位置的激光偏移數據。

◦ 系統自動計算:平行偏移(兩軸中心線在徑向的偏移量,單位mm)和角度偏差(兩軸的傾斜度,單位mm/m)。

3. 調整校正

◦ 根據儀器提示的調整值(如「前端需墊高0.15mm,後端需墊高0.08mm」),通過增減設備底腳墊片或移動設備位置進行調整。

◦ 重複測量和調整,直至偏差值達到設備要求(如標準要求≤0.05mm)。

四、適用場景

• 所有帶聯軸器的旋轉設備:電機與水泵、減速器與輸送機、風機與驅動電機等。

• 對運行穩定性要求高的場合:高速旋轉設備(轉速>3000r/min)若對心不良,易導致軸承磨損、聯軸器損壞、振動過大等故障,需用激光對心確保精度。

總之,雷射軸對心是解決「軸對中不良」問題的高效技術,能顯著降低設備故障率、延長使用壽命,是現代工業設備維護的常用手段。

對心的定義

對心是將連結在一起的二台單元設備的運轉中心線進行校對調整,使其成為一直線。不論在設備的水平向或設備的垂直向,二個單元設備的運轉中心線都必須盡量成一直線。

為什麼要對心?

現今工業界在追求提昇競爭力的目標時,也同時開始重視高品質、高效率、高可靠度的保養維修工作,如果生產設備經常因為同樣的損壞問題導致停機,則除了維修工時以及更換零件備品(甚至整個設備)所需的購置成本損失之外,通常所造成生產損失更是重大。

很多人認為撓性聯軸器可以承受較大的不對心,其實,當設備運轉起來時, 設備與設備的連接處也是呈剛性狀態(因為所連結的設備兩端轉軸是同步運轉 的),對心不良時,撓性聯軸器只能稍微延長聯軸器本身的壽命罷了,對於設備 本身及其它元件也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對心不良會造成:軸承損壞、軸封損壞、軸心損壞、設備過熱、高振動及能量損失等問題。

所以每台設備都是需要經過軸對心的。這才是對設備最好的。


雷射對心在各製造廠家大力推廣下,已普遍應用於小型迴轉機械的對心工作上, 雷射對心主要是利用雷射發射器與位置感測器取代傳統的針盤指示量錶,應用反向對 心法(Reverse Method)原理,以三點、四點或連續方式,量測兩個轉軸在圓周方向的 變化(如圖所示),進而計算所需的調移量。

雷射軸對心操作流程

雷射軸對心(激光軸對中)的操作流程需按步驟確保安裝、測量和調整的準確性,以下是標準流程:

一、前期準備

1. 設備停機與安全確認

◦ 斷開設備電源,確認軸處於靜止狀態(避免旋轉傷害);清理聯軸器、軸端雜物(油污、鐵屑等),保證安裝面平整。

◦ 準備工具:激光對心儀(含激光發射器、接收器、支架)、扳手(調整底腳)、墊片(不同厚度,如0.05mm、0.1mm)、水平尺(輔助檢查)。

2. 確認校正對象

◦ 明確「主軸」和「從動軸」(通常移動較輕的設備,如電機,而非笨重的泵體);檢查聯軸器是否鬆動(若聯軸器晃動,需先固定)。

二、安裝激光測量部件

1. 固定支架與探頭

◦ 在兩軸的聯軸器或軸端分別安裝激光發射器支架和接收器支架(用磁座吸附或螺栓固定,確保無晃動)。

◦ 調整發射器和接收器高度:盡量與軸中心線同高(減小測量誤差),且兩者對準(目視大致在同一水平線)。

2. 連接設備與初始化

◦ 將接收器與主機連接(有線或無線),開機後選擇對心模式(如「聯軸器對心」);輸入基礎參數(如軸徑、支架安裝距離,部分儀器可自動識別)。

三、測量偏差數據

1. 初始定位與旋轉採樣

◦ 手動旋轉兩軸至「0°位置」(儀器提示,通常是頂部),按「採樣」記錄第一組數據;

◦ 繼續旋轉軸至90°、180°、270°(共3-4個角度,視儀器而定),每到一個位置停穩後採樣(確保軸不晃動)。

◦ 儀器自動計算:顯示兩軸的「平行偏移」(徑向偏差,如X方向偏移0.3mm)和「角度偏差」(傾斜度,如每米偏差0.5mm)。

2. 確認數據有效性

◦ 若採樣數據波動大(如同一角度重複採樣偏差超0.02mm),需檢查支架是否鬆動,重新安裝後再次採樣。

四、根據提示調整設備

1. 查看調整建議

◦ 儀器會直接顯示偏差值和調整方案:

◦ 平行偏移:如「水平方向需向左移動0.2mm」;

◦ 角度偏差:如「前端需墊高0.15mm,後端需墊高0.08mm」。

2. 分步調整底腳

◦ 先調整「角度偏差」:鬆動設備底腳螺栓,按提示在對應底腳下增減墊片(墊片需整齊疊放,避免傾斜);

◦ 再調整「平行偏移」:移動設備位置(輕推或用頂桿),使軸向偏移達標。

◦ 調整後擰緊底腳螺栓(避免因擰緊力不均導致二次偏移)。

五、復查與確認

1. 二次測量驗證

◦ 調整後重複「步驟三」的採樣流程,查看偏差值是否達到標準(通常要求:高速設備≤0.05mm,普通設備≤0.1mm,具體按設備說明書)。

2. 收尾工作

◦ 若偏差合格,拆卸激光支架和探頭,清理現場;若未達標,重複「調整-復查」步驟(一般2-3次即可合格)。

關鍵注意點

• 支架安裝必須穩固(晃動是最大誤差源);

• 調整時先松後緊(避免硬掰設備導致底腳變形);

• 最終偏差以「復查數據」為準(調整後可能因螺栓緊固產生微小變化)。

按此流程操作,普通設備的對心工作可在20-30分鐘內完成,精度能滿足絕大多數工業場景需求。